說到法拍房風險和陷阱,網上有人統計排在前兩位的是:清房和核稅。根據我們成功助拍并安全過戶和交房近百套的經驗,稅費的風險應該排在第一。
究其主要原因,隨著法拍越來越透明,程序越來越全面,很多法拍房源都是清房后再上房源平臺的,實際上不存在清房的問題。我們助拍的上海房源,就沒有出現一套有清房的問題。這肯定不是運氣的因素了,是國家加大了對清房的力度,真正解決了法拍法難題的最后一步。而稅費核算,是百分之百每套法拍房要面對而繞不過去問題,在稅費上栽了跟頭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我們都經歷過10多例稅費較大超出預先評估的情況,搞得我們焦頭爛額。但所謂,不經歷風雨不見彩虹。成功百套法拍經歷后,我們建立起許多資源,在稅費這塊,上海各區房產交易中心,都有老師幫我們預先評估,也就把這個問題給徹底解決了。
好了,下面,我來談談稅費的問題,讓大家一探其中的復雜。話又說回來,哪怕以下內容大家都搞懂了,其實還是不能解決問題。
最主要的原因是:競買人無法調取目標房源的內檔。既然無法獲取目標房源的過往交易信息,也就無法計算可能會碰到稅費問題。因此,若無資源獲得目標房源關于稅費核算的信息,哪怕你是稅務師也白搭。這里拼的是資源。
有人講了,法院可以調取目標房源內檔,不就解決了問題嗎?的確,只有原房主和法院能夠調取內檔。房主你們是指望不上了。法院會調取內檔,但只在拍賣中公告公示那些與稅費無關與其他風險有關的信息,競買人向法院申請披露,法院也不會披露,這也是今后法拍房拍賣法院應該優化的地方。
法拍房過戶涉及的稅種包含契稅、增值稅、個稅,有些房源比如公房、經濟適用房會多出土地出讓金等。關于這些稅種的官方含義我就不一一講了,搞懂了其實也沒什么實際意義。但影響到這些稅種的因素大家有個了解,反而是意義重大。
契稅是最簡單的,天經地義買家付的,買家因是自然人和企業不同,稅率就變化了。哪怕買家就是自然人,購房大小,稅率又不同了,當然我這里談的只是上海的情況。
增值稅,復雜了。是否有二次過戶問題,那就要繳納2次了。原房主是自然人或企業,增值稅那簡直天差地別。當然,目標房源房齡也決定了增值稅的多少。因此,對于老房齡的法拍房,競買人就要當心了。
個稅,這個本不是坑,卻慢慢變成大坑了。按照法律規定,個稅應該是賣家付,也就不存在買家碰坑的問題了。法院又開始添亂了。法院公告會公示清楚:稅費各付和稅費全付。不幸的是,稅費由下家全付占據了大多數。也就是說,個稅也由買家來支付。個稅取決于該房產的來源,若不幸碰上了遺產繼承或者房產贈與而來,我的天,個稅落到買家身上那將是天文比例,只有棄保證金,落荒而逃。
土地出讓金往往是公房和經濟適用房才會出現,要補交當時因是劃撥所得土地而未繳納的土地使用費。